世界粮食日|小知识科普·Day3
时间: 2025-10-12 作者: 王优璇 浏览次数: 10

稻浪映金秋,粮安伴我行!—— 在这充满收获喜悦的季节里,我们即将迎来两个关乎 “粮食” 的重要时刻:2025 年 10 月 16 日世界粮食日,以及 10 月 16 日 - 22 日的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。

作为全球共同关注粮食议题的重要日子,2025 年世界粮食日以“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,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”为核心主题。不仅提醒我们珍视不同地域的粮食文化、守护作物多样性,更呼吁每个人都成为粮食安全的参与者 。

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,则将“守护粮食”的落点拉得更贴近生活,以“粮食节约,人人有责”为主题传递理念,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。

这个金秋,让我们以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为契机,读懂粮食背后的辛劳与珍贵,把“节约粮食” 的理念融入三餐四季,用实际行动守护 “米袋子” 的安全,共筑舌尖上的安心与幸福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,预制菜因便捷性逐渐走进大众餐桌,成为不少人日常饮食的选择。然而,看似方便的预制菜,若长期食用却可能给健康带来多重隐患,其潜在危害需要我们重点关注。长期食用预制菜的危害     

 营养流失快,健康亮红灯

预制菜在加工过程中,往往会经历高温烹饪和长时间保存,这会导致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大量流失,维生素、矿物质等对人体至关重要的元素,在预制菜中几乎不存在。长期食用身体将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给。

添加剂成堆,身体负担重

为了保持预制菜的口感和色泽,商家们往往会添加大量的调味料、防腐剂、香精等添加剂。这些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,需要肝肾等器官进行代谢和排毒。长期下来,肝肾负担加重,甚至可能导致其功能受损。

高油高盐高糖,慢性疾病风险上升

预制菜为了吸引消费者,往往会在味道上下功夫。高油、高盐、高糖成为了预制菜的标配。这些重口味的食物,不仅容易让人上瘾,还会增加患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。

六步识别餐厅预制菜

观察后厨设备

操作台多微波炉、蒸箱,鲜见炒锅;厨房异常安静,缺乏颠勺声、油爆声。

测试上菜速度

例如:红烧肉/牛腩煲需1-2小时炖煮,5分钟内上桌必为预制菜。

全桌热菜齐发:10分钟内所有热菜同时到桌,暴露预制菜批量加热痕迹。

挑战口味调整

提出需求:如少放糖免辣换彩椒。现做厨房通常可协调,预制菜则可能拒绝。

品尝锅气缺失

温度与口感:盘热菜温吞;肉质松散无纤维感。

香气层次:现炒香随时间衰减,预制菜香气单一持久。

警惕完美菜品

外形死板:例如宫保鸡丁肉丁大小完全一致,无自然差异;蔬菜颜色均匀过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