粮食学院“食在有趣”实践团走进月湖社区,科普食品卫生知识,助力儿童成长
时间: 2025-07-30 作者: 雷孟沄 浏览次数: 10

为丰富社区儿童暑期生活,传递科学饮食理念,724日,粮食学院“食在有趣”实践团学生志愿者走进月湖社区,开展以“食品红绿灯”为主题的食品卫生知识宣讲活动,通过趣味讲解与扭扭棒手工互动,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健康饮食知识。

活动前期,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志愿者们精心筹备,以专业知识为依托,同时兼顾讲解的趣味性,围绕“食品红绿灯”核心主题设计PPT内容,将食品按健康程度划分为“绿色(多吃)、红色(少吃)”两类,将食品按卫生程度划分为“绿色(安全)、黄色(注意)、红色(禁止)”三类,并搭配生动案例与小朋友们开展互动。同时,志愿者们准备了红、黄、绿三色扭扭棒,为手工环节打下基础。

图为团员宣讲食品卫生知识

宣讲环节中,志愿者以提问互动开场:“大家平时爱吃的薯片、糖果属于哪一类呢?”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,现场氛围活跃。志愿者结合PPT中的图文和实物举例,详细讲解绿色食品(如蔬菜、水果)的营养优势,以及红色食品(如薯条、辣条)的健康隐患,引导孩子们建立“合理搭配、均衡饮食”的意识。

随后的手工环节更是让活动热度升级。同学们分发扭扭棒,指导孩子们动手制作“健康食品”:用绿色扭扭棒卷出“小青菜”“苹果”,用黄色扭扭棒拼出“鸡蛋”“馒头”,用红色扭扭棒捏出“汉堡”“糖果”。孩子们发挥创意,边做边“念叨”:“绿色食品要多吃,红色食品要少吃!”一张张认真的小脸和手中可爱的作品,成为现场最温馨的风景。

图为团员陪社区小朋友一同制作手工作品

“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,还锻炼了动手能力,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!”月湖社区负责人点赞道。参与活动的实践团成员表示:“能用专业知识和耐心陪伴给孩子们带去收获,既践行了社会责任,也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成长。”

回到学校后,“食在有趣”实践团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。他们发现,通过与孩子们近距离的接触和互动,能以更生动、直接的方式传播食品卫生知识。于是,实践团决定将此次活动的经验进行推广,计划与更多社区、学校展开合作,开展一系列长期的食品卫生科普活动。

   此次活动将科普教育与手工实践相结合,让健康饮食理念深入童心。将健康饮食理念不断传递。实践团成员们始终充满热情和干劲,他们深知自己所学专业肩负的责任与使命,将继续努力,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,让“合理搭配、均衡饮食”的理念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