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响应“粮安天下,共建更好生活,共创美好未来”的号召,厚植青少年珍惜粮食、节约粮食的意识,2025年7月21日上午,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“粮安童行”社会实践团联合江苏省镇江市西街社区开展以“粮师益友,科普入心”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。16名社区儿童通过知识科普、趣味互动、创意实践等环节,沉浸式体验“一粒米的价值”,在心底播种一颗“节粮爱粮”的种子。
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粮食,是生存的根基,是国家安全的底线。本次活动由张新敏同学主讲,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向同学们普及粮食知识,传递节约理念。活动中,张新敏同学首先介绍了“世界粮食日”的由来和意义。她提到,世界粮食日设立于1981年,旨在唤起全球对粮食问题的关注,推动各国采取行动应对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。同时播放了《中国粮的奇迹》这一纪录片,更清晰的展示了中国如何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,多维度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的历史巨变。而后张新敏同学通过讲解粮食危机历史背景,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。
实践团还通过谜语竞猜的方式,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粮食知识,现场气氛活跃,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,答对的同学可以获得一张“小红花”贴纸,在宣讲结束后换取小礼物。宣讲还聚焦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,包括疫情、战争等因素对粮食供应链的影响,以及生产、储存、运输环节的粮食损耗问题。张新敏同学强调,尽管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,但浪费现象依然存在,呼吁同学们从自身做起,践行“光盘行动”,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。
此外,在“粮食知识”环节,杜欣雨同学通过趣味判断题和互动问答,带领同学们认识了常见粮食作物及其营养价值。例如,发芽的土豆、久泡的木耳等食品存在安全隐患,而稻谷、玉米等粮食则是健康饮食的基础。随后,赵一泽同学向大家分享辨别粮食好坏的口诀:四步验粮要记牢,看闻摸尝错不了。看色均匀无杂变,闻无异味香自然,摸之干爽颗粒硬,尝罢清甜无怪感。霉变虫蛀果断弃,科学储粮保安全!
接下来的创意实践环节,同学们合作完成社区粮食安全标语横幅制作。对于标语内容,宗子婕同学提出可以从日常小事写起,如参与垃圾分类、宣传节约理念、选择健康饮食等。实践团成员和同学们齐心协力,将完成的作品悬挂在社区里,横幅上稚嫩的笔触洋溢着对粮食的珍视。
活动最后,实践团成员向同学们颁发“小小粮食守护员”证书,并采访了对此次活动的感受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通过这次活动,他们更加明白了粮食的珍贵,今后将用实际行动珍惜每一粒粮食。“这样的活动比说教更有意义,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会感恩,也把节约理念带回了家。”家长代表李女士感慨道。此次宣讲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粮食知识,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节约粮食的种子,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下一代奠定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