粮食学院“遗路同行”实践团探访镇江非遗保护中心 青春助力文化传承
时间: 2025-07-09 作者: 武兆文 计敏佳 浏览次数: 10

76日,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“遗路同行”实践团40余名学生走进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,开展“探访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,通过沉浸式参观与深度调研,解锁地方非遗密码,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动能。

【前期筹备:双向联动筑牢实践根基】

活动前,实践团线上组织成员系统研读镇江市非遗名录,重点聚焦丹徒石刻、白蛇传传说等代表性项目,梳理非遗与粮食文化的关联脉络;线下召开筹备会,明确展厅参观流程、传承人采访提纲及小组分工,以“资料预习+任务清单”模式为深度实践夯实基础。

【实地探访:多维感知非遗活态魅力】

在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引导下,实践团成员依次参观非遗展厅。在扬剧服饰展区,成员们透过流光溢彩的戏服刺绣,解码传统戏曲中的美学表达;在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专区,通过古法发酵器具与工艺流程图解,直观感受粮食转化为非遗瑰宝的神奇历程。最引人入胜的是竹编技艺演示环节,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竹篾剖制与编织技法,成员们近距离观摩从竹材到器物的蜕变过程,对“非遗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”的内涵有了具象认知。

【实践回响:文化火种点燃青年担当】

“这些沉默的展品是过往生活的生动切片,更是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。”实践团成员戴天睿在感悟中提到,展厅内的剪纸、石刻等实物展品,让抽象的文化概念化作可触摸的历史印记。此次活动不仅让成员们系统认知镇江非遗的多样性,更通过与粮食相关的香醋酿制技艺等项目,窥见“粮”与“文化”的深层联结。

【青春誓言:以行动续写传承篇章】

据悉,实践团后续将结合专业所长,围绕“粮食类非遗技艺的现代转化”开展课题研究,计划通过短视频创作、校园非遗展等形式,让更多青年关注传统文化。此次活动作为粮食学院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的重要一环,以“行走的课堂”形式,推动非遗保护理念在青年群体中生根发芽,让青春力量成为非遗传承的鲜活注脚。